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 本站首页 | 机构简介 | 校内动态 | 廉政要闻 | 廉政制度 | 廉政文化 | 警钟长鸣 | 理论学习 | 在线举报 
现在是:
相关文章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站内检索  
 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>>廉政文化>>正文
 
慎始才能善终
2012-12-17 00:00     (点击次数)

《松窗梦语》的作者———明朝的张瀚担任御史后,去拜见都台长官王廷相,王廷相给张瀚讲了一个轿夫的故事:一天他乘轿进城遇雨,他的一个轿夫因为穿了双新鞋,所以一直择地而行,怕弄脏了新鞋子。由于进城后泥泞渐多,轿夫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之中,一只鞋被弄脏了。为了不让另一只鞋弄脏,轿夫还是择地而行,可是不小心把这只鞋也弄脏了。于是,轿夫便“不复顾惜”了。王廷相由此告诫张瀚说:“居身之道,亦犹是耳。倘一失足,将无所不至矣!”张瀚说:“退而佩服公言,终身不敢忘。”后来,张瀚升任明朝吏部尚书,建树颇多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人一旦“踩进泥水坑”,便会放松戒备,反正“鞋已经脏了”,一次是脏,两次也是脏,于是便有了惯性,从此便“不复顾惜”了。

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,反思这些“湿鞋者”的思想根源,就是在“第一次失足”后放纵了自己,在“下不为例”的安慰声中放松了警惕,一步步走向泥潭甚至深渊。

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例也可以发现,凡被查处的贪官都是因为守不住第一道防线,导致在泥潭中越陷越深,最终身败名裂。他们在面临第一道关口时,也曾犹豫过、心虚过、自责过,但终究没有能够战胜自己。有的还以“就干这一次”为托辞为自己解脱。还有一些人开始时并不认为事情很严重,觉得占点小便宜不算什么。殊不知,一不小心踩进“泥坑”,让腐朽的思想在头脑中占据上风,便会丧失警惕性,在“糖衣炮弹”面前缴械投降,不能自拔。

古之士人最重名节。欧阳修说,君子“所守者道义,所行者忠信,所惜者名节”。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,名节或者说操守无疑是最珍贵而又最脆弱的东西。因此,一定要严格把握住自己,认真对待工作生活中的每个“第一次”,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目光,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、对待人生,怀着感恩的心对待工作的调整、职级的变化,自觉抵制灯红酒绿,永葆本色。只有“慎始”,才能“善终”。

“慎始”要求我们增强自身免疫力,高筑起抵御腐化的堤坝。有人认为,贪占一些小利不足以毁名节,其实不然。古人云:“见微知著。”《菜根谭》里有这样的话:“一念收敛,则万善来同;一念放恣,则百邪乘衅。”因此,我们要从源头上净化心灵,用“慎始”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,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,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。

“慎始”还要求我们“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励”,保持内心“堤坝”的坚固牢靠。毛主席曾经说过:“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,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;脸是应该经常洗的,不洗就会灰尘满面。我们同志的思想,我们党的工作,也会沾染灰尘的,也应该打扫和洗涤。”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每天在紧张工作之余,应该抽出一点儿时间,认真反省一天的所作所为、所思所想,任何不利于自身修养的思想都要把它彻底清除,要真正能管好手、管好嘴、管好家属和下属,在为人、为官的道路上筑起一道坚实的“防腐堤坝”,时时慎之、处处慎之、事事慎之,如此才能“善终”。

上一条:人生四若
下一条:腐败“四软”
关闭窗口

关于我们 | 反馈留言 | 帮助信息

Copyright © 2006-2015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风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羊马新城永和大道6号 邮政编码:6112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