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 本站首页 | 机构简介 | 校内动态 | 廉政要闻 | 廉政制度 | 廉政文化 | 警钟长鸣 | 理论学习 | 在线举报 
现在是:
相关文章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站内检索  
 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>>廉政文化>>正文
 
【微也足道】孟子所说的"君子三乐"是哪"三乐"?
2016-05-26 11:27     (点击次数)

   据《孟子·尽心上》记载,孟子有言:“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。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” 

  这段话里孟子提到了“君子三乐”:一乐“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”,这是指家人平安、家庭幸福;二乐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”,是指应坦荡做人、无愧于心;三乐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,即是指教书育人、传道授业。 

  据朱熹《孟子集注》所载,朱熹认为,家人平安之乐乃“人所深愿而不可必得者”,是否可得取决于天意;教书育人之乐乃“圣人之心所愿欲者”,但是否可得仍取决于他人;唯有坦荡为人是“可以自致”之乐,故而当勉力为之、自我督促。人生在世,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诱惑,可能是权力、可能是财帛、可能是美色、也可能是口腹之欲,正确对待这些诱惑,严格克制约束自己,明确信仰、坚定信念,在前行的途中不被欲望所左右,方能不负初心、坦坦荡荡,为官者才会真正爱民为民、执法者才会公正公平。人人为君子,心中坦荡,则贪腐不存。正所谓:“人能克己,则仰不愧,俯不怍,心广体胖,其乐可知,有息则馁矣。” 

  此外,教书育人之乐在当下也并非教师独享的乐趣。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,学习也好、工作也好、生活也好,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经验体会,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甚至是教训、传递正能量,倘若身边之人能因此有所启发、受到影响,也未尝不是君子之乐。 

 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,孟子在提出“君子三乐”的同时,还明确指出了不能称为“君子之乐”的一点,即权力地位,这并不是一位君子获得满足感的必要条件。在当代语境看来,孟子此言也是在告诫诸位君子不要迷失本心、迷失在权力里,成为被权力左右的奴隶。 

  对得起家人、对得起对自己怀有期待的人,不轻易被路边的风景动摇信念,不愧不怍、积极传递正能量,方是君子本色 

上一条:"三大纪律八项注意"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
下一条:俭,吾从众
关闭窗口

关于我们 | 反馈留言 | 帮助信息

Copyright © 2006-2015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风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羊马新城永和大道6号 邮政编码:611231